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暨经办能力提升培训会议召开
4月13日,全市社会救助工作暨经办能力提升培训会议在绵阳召开。会议总结分析2022年全市社会救助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游仙区、江油市、三台县分别围绕做好社会救助基础工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推进低保扩围增效进行了交流发言。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代宏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崔馨予同志进行培训授课,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丹玲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2022年全市民政救助战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党的民政工作意识,自觉以“大爱之心、爱民之心”做好民政工作,切实履行兜底保障政治责任,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用心用情用力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创新,做实做深做细各项救助工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情况良好。
会议强调,2023年全市社会救助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工作。要严格落实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要强化临时救助资金使用管理,加大对非本地户籍人口的临时救助力度,规范管理临时救助资金。要充分发挥本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作用,切实解决急难个案问题、救助政策无法覆盖问题,应用好现有政策措施。要按比例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提升县乡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要强化与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和同级纪检监察组织的协同配合,形成治理合力,进一步解决社会救助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要巩固救助管理机构质量和能力提升成果,做好“开放日”活动及“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谋划好救助管理机构服务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能力。
会议要求,2023年全市社会救助工作要对标省、市重点工作,补齐短板弱项,保质保量完成年度救助工作。一是持续推进低保扩围增效。梳理社会救助政策中的“干货”,以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采取印制政策明白卡、宣传海报等方式,通过村务公开栏、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切实让困难群众知晓政策、按需申请,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低保保障,力促保障对象稳定回升。要做好低保边缘家庭认定,6月底前,建成覆盖比较全面的低保边缘家庭信息库。要对全市现有低保家庭再次核实,及时将“单人保”家庭中符合条件的其他家庭成员纳入低保,确保应保尽保。二是做好对上沟通汇报和本级资金的配套。各地要做好经常性沟通汇报和争取,尤其是扩权县要加强与省民政厅相关业务处的沟通,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同时,要加强与同级财政部门的会商,提高本级财政配套资金的支持力度。三是要用好信息平台。要尽力整合各类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平台应用,与相关部门做好对接沟通协调,形成数据共享,通过系统详细录入数据、开展审核确认、进行比对分析,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四是要做好街面主动救助。在流浪乞讨人员经常聚集场所公布救助热线,劝导流浪人员进站接受救助,坚决防止发生突破社会道德底线事件发生。
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相关股室负责人和救助管理站站长,各乡镇(街道)分管民政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