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民政局2017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2017-08-14 00:00
字体:【    】 打印


 

按照中央、省、市文明委的安排部署,2017年市民政局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诚信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为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文化条件和发展环境。

一、加强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

今年是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总评年,全市民政系统要严格按照分工要求,紧紧围绕新修订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指标和中央文明委、文明办、市文明委文明办安排布置的重点工作任务,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绵阳市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实现“三连冠”。

(一)全市民政系统要进一步健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组织领导、工作运行、检查督导、考核奖惩等常态化运作机制,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

(二)严格落实民政系统“千名干部进社区”工作要求,大力推进社区、小区文化建设,加大市民教育引导力度,提升市民学校建设水平,进一步夯实文明城市建设基础。

二、强化文明家庭建设

(一)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活动,认真规划和部署家庭文明建设工作,明确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实施。

(二)开展全市民政系统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根据全市统一安排,积极推报首届四川省文明家庭、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

三、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一)在民政系统内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完善服务守则、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培育职业道德,树立行业新风,提升服务水平。

(二)积极参与创建市级文明行业、市级(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和省级(省级最佳)文明单位活动。注重价值引领,突出思想道德内涵,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明单位创建全过程。

四、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认真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各项指标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并切实发挥未成年人保护牵头作用,做好关爱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

五、扎实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一)广泛发掘身边好人,深化身边好人推荐评议活动。

(二)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扬和学习宣传活动。根据全市统一安排,积极开展年度“感动绵阳十大人物”“十大最美绵阳人”评选,积极推报第五届四川省道德模范、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积极参加市文明办组织开展的道德模范事迹展览、道德模范“故事会”、道德模范基层宣讲、道德模范“传帮带”和关爱帮扶道德模范活动,参加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宣传学习座谈会,并积极在民政系统内营造崇尚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三)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彰显节日文化内涵,树立节日新风。

六、大力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

在系统内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普及行动,围绕讲文明、有公德、守秩序、树新风,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大力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引导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积极参与“文明交通行动”“文明餐桌行动”,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倡导节俭养德。

七、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

(一)根据市统一安排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登记注册和规范管理。在市统一安排的基础上,利用涉及民政工作的重要时节开展具有民政色彩的志愿者服务。

(二)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民政系统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响应市文明委安排,积极组织参与 “邻里守望”“党员义工日”“美丽家园”“文明同行”“暖冬行.爱传递”“关爱农民工”“阳光助残”等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民政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

八、深入开展网络文明

利用民政系统门户网站,积极宣传和推动开展扶贫济困、扶老助残、慈善捐助、救灾助学等网络公益活动,强化网站社会责任,从而更好的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民政理念。

九、强化组织领导

局党组要坚持业务工作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党组统一领导、各科室和直属单位各负其责、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体制机制。扎实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切实为绵阳文明城市建设增添新的光彩。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