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梓潼县民政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大力加强新时代民政文化建设,全面弘扬传承新时代优秀民政文化,以民政文化建设新成效助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民政为民爱民文化建设。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教育党员干部进一步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深挖民政“孺子牛”精神,讲好民政人把人民群众和服务对象当亲人,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典型事迹,并用心用情解决困难群众和服务对象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个,不断提升他们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增强为民爱民价值追求和政治、思想、情感、文化认同。切实加强民政廉政文化建设,持续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廉政大讲堂”和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策法规底线,树立遵纪守法、廉洁从政良好形象。同时强化党建引领,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格“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创新党建品牌和特色优势,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发扬扶危济困救助兜底文化。大力弘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仁者爱人,守望相助”文化,坚持托底线、救急难、补短板,不断织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城乡低保13814人10303.582万元,临时救助872人次221.245万元,特困供养1648人1969.312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225.174万元,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82.2788万元。同时简化城乡低保和临时救助流程,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保障标准,同时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为困难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文化。主动发挥民政和老龄工作部门职能职责,大力加强“百善孝为先”等孝老敬亲文化建设,夯实养老服务供给,增进老年人福祉,制定《梓潼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明确县老龄工作委员会职能职责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县老龄委职责。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2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增强床位650张。强化银发经济发展,深化养老助餐服务网络建设,目前已建成6个老年助餐服务网点,累计服务老年群体8.5万余人次。加大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10余批次520余人,表彰优秀护理员25人,有效提升他们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度,为推动全县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及时发放高龄补贴,去年以来,累计发放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126890人419.71万元。多形式开展敬老宣传和走访慰问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营造尊老、爱老、敬老浓厚社会氛围。
传承新时代中华优秀婚俗文化。以全省第三批婚俗改革试点为契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婚姻文化,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全省首家婚俗文化产业园,倾情打造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将婚姻登记服务与公园景观、特色婚俗文化有机融合,使婚姻登记更具仪式感和浪漫氛围。深化移风易俗宣传引导,积极培育婚俗新风尚,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宣传500余场次。利用“五四”、七夕、国庆等举行集体颁证、青年联谊活动,传播优秀婚姻文化,开展高价彩礼专项治理,形成婚事新办、简约适度文明新风尚。成功举办梓潼县首届婚俗文化产业活动周,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原则,大力完善婚宴、婚礼用品等产业链条,打造婚俗文化+甜蜜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丰富甜蜜文化载体内涵。
创新历史底蕴厚重地名文化。全面实施“乡村著名行动”,深度挖掘地名文化内涵,讲好地名故事,推动地名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卧龙千佛岩石窟公园、七曲山、两弹城等旅游精品路线,助推地名文化与文旅产业互融互动,以新时代好地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典型经验做法作为首批24个县区之一在全国推广。积极多方争取,成功纳入全省“千年古县”保护名录,两弹城、七曲山同步纳入“红色遗地名”“古建筑和遗址遗迹”保护名录,并以此为契机,把地名文化与文昌文化、三国文化、汉唐文化、红色文化元素相融合,全力打造成渝地区乃至全国极具市场感召力的区域文旅品牌示范地。深入开展地名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宣传活动30余次,不断健全地名文化保护体系。
传播乐善好施公益慈善文化。引导全社会树立慈善意识,大力倡导乐善好施、守望相助慈善文化,将慈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开展慈善助学、孤残救助等公益慈善项目,累计资助35万余元。成立社区爱心基金3支,接收捐赠资金30余万元,用于扶贫济困、助学救孤、安老助残、应急救灾等慈善活动,为更多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提供帮扶服务。打造“为你而来.阅享童年”慈善项目6个,同时利用“9.9公益慈善日”“中华慈善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慈善法规宣传,传播慈善文化,增强慈善事业发展合力,形成全民慈善、人人慈善良好风尚,推动全县慈善事业更高质量发展。
民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和魂。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雄表示,梓潼县民政局将进一步弘扬传承新时代优秀民政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政工作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和文化根基,为全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
(梓潼县民政局:卫洪东、李海勇)
主办:绵阳市民政局
地址:绵阳市园艺山政府集中办公区5号楼 电话:0816-2217909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5107000054 蜀ICP备202405137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70302110201号